close
研究:臉書讓大學生愈來愈抑鬱- 自由時報-2022.09.19.png  

  【民眾對臉書背信觀感】拒點不明網站

現在年輕人普遍都不會用臉書,都是使用Instagram(IG),但此事確實會讓人更警惕,不要點來路不明的網站,但現在臉書也都沒有對外公開,會特別小心個資這塊。

https://tw.news.yahoo.com/%E5%88%AA%E8%87%89%E6%9B%B8%E9%A2%A8%E6%BD%AE%E5%BB%B6%E7%87%92-%E7%9C%9F%E7%94%B7%E4%BA%BA%E9%A6%AC%E6%96%AF%E5%85%8B%E5%8F%83%E6%88%B0-%E8%87%89%E6%9B%B8%E7%AE%97%E4%BB%80%E9%BA%BC%E6%9D%B1%E8%A5%BF-%E7%89%B9%E6%96%AF%E6%8B%89%E7%B2%89%E7%B5%B2%E5%B0%88%E9%A0%81%E7%9E%AC%E9%96%93%E6%B6%88%E5%A4%B1-130001222.html

刪臉書風潮延燒》真男人馬斯克參戰:臉書算什麼東西?特斯拉粉絲專頁瞬間消失 

風傳媒

鍾巧庭

2018年3月月24日 下午 09:00

 

臉書個資外洩風暴持續延燒,「刪除臉書帳號」也成了社群媒體上的最新風潮,這回引起話題的是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和太空探索(Space X)科技公司的創辦人,美國科技巨富馬斯克,在網友留言激將之下,馬上把旗下公司的臉書粉絲專頁刪除,更強調自己的公司不靠臉書也能好好經營,瀟灑舉動被網友大讚「真男人」。

由WhatsApp共同創辦人艾克頓(Brian Acton)首先發難的「刪掉臉書(#deletefacebook)」運動,在社群媒體獲得熱烈迴響。於今年2月成功發射火箭,將特斯拉跑車送上太空的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擁有高達2000萬的粉絲,在23日也針對臉書開了一系列的玩笑。馬斯克首先諷刺音響品牌Sonos決定停止在臉書和Instagram的平台投放廣告一周的舉動「真是大膽」,接著再到艾克頓寫下「是時候刪掉臉書了」的告別貼文底下留言:「臉書是什麼東西?」馬斯克動作頻頻,也引來數千名網友轉推和回覆。

一名網友便在推文底下挑釁,要馬斯克付諸行動:「如果是男人的話,就把SpaceX的臉書粉絲專頁刪掉。」馬斯克旋即回覆:「我根本就不知道SpaceX有個粉專,我會把它刪掉。」接著馬上有人起鬨:「想必特斯拉(Tesla)的粉專也該被刪除了對嗎?」馬斯克也毫不留情地表示,「當然。反正它看起來也很「瞎」。幾分鐘之後,特斯拉和SpaceX的臉書粉專頁面就消失無蹤。

馬斯克與臉書的恩怨情仇

接下來幾小時內,馬斯克不厭其煩地在推特上回覆網友留言,除了強調自己從來不用臉書,馬斯克更霸氣宣稱:「我的公司從來不花錢在臉書上投放廣告,或是付錢找名人來為產品背書,產品能否生存取決於自己的價值」,並不認為停用臉書會對公司業務造成打擊。特斯拉和SpaceX的臉書粉專在遭到刪除之前,都擁有超過260萬的粉絲,看來馬斯克絲毫不放在心上,而特斯拉的發言人拒絕回應馬斯克的動機為何。

SpaceX公司於今年2月成功發射現役最強火箭「重型獵鷹」(Falcon Heavy),將特斯拉敞篷車送上外太空。(Official SpaceX Photos@Flickr/Public Domain)

更多

SpaceX公司於今年2月成功發射現役最強火箭「重型獵鷹」(Falcon Heavy),將特斯拉敞篷車送上外太空。(Official SpaceX Photos@Flickr/Public Domain)

這不是馬斯克和臉書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第一次槓上。在去年7月馬斯克曾和祖克柏因對人工智慧(AI)的看法不同,在網路上隔空對嗆,馬斯克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感到相當悲觀,擔憂人類未來將受人工智慧主宰,呼籲政府積極管制可能造成的危害。祖克柏對此則回應,馬斯克的警告是「不負責任的言論」,樂觀看待人工智慧的前景。而在2016年,SpaceX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在測試時發生爆炸,連帶炸毀了臉書準備租用的衛星。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372272

臉書用戶個資被盜怪罪研發者 他喊冤:我只是代罪羔羊

2018-03-21 18:11

劍橋分析是戰略溝通實驗室集團(SCL Group)的分支,並曾在2016年美國總統選戰期間被川普雇用,但劍橋分析日前被爆在使用者不知情或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擷取5千萬名臉書用戶的個資。事發後臉書發聲明表示,他們是在2015年獲悉柯甘違反臉書的平台政策,將透過其設計的APP蒐集的用戶個資與劍橋分析和戰略溝通實驗室分享,當時臉書將該APP移除,並要求刪除擅自取用的用戶個資。臉書的說法似將此事歸咎於劍橋分析公司。

《BBC》報導指出,在爭議延燒多日後,柯甘針對相關的指控表示「目瞪口呆」,並稱當初他被告知APP完全合法,當下也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情都很正常,現在卻被臉書及劍橋分析當成代罪羔羊。柯甘也聲稱,他也不知道那些數據會被用來幫助川普的競選活動。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376655

臉書個資安全再傳疑慮? 被爆收集安卓手機通訊資料

2018-03-26 11:1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臉書(Facebook)個資爆外洩,日前因用戶個資遭轉賣第三方作收集利用,創辦人兼執行長祖克柏(Mark Elliot Zuckerberg)出面道歉。現在又傳出,臉書蒐集安卓(Android)手機用戶的通訊資料。

據《Ars Technica》報導指出,日前有安卓用戶在查看被臉書收集的資料時發現,自己的通話紀錄,包括多年前通話過的對象、姓名、通話時間,都被列入資料庫當中。對此臉書聲明解釋,這些都是「普遍慣例」,資料都是用戶自己同意上傳,且可自行從網頁版上的工具決定是否關閉此功能。

報導指出,自從臉書爆出大量用戶個資外洩,臉書用戶開始自覺隱私權重要性,並重新檢視所有遭臉書收集的資料。臉書官方日前受到用戶及廣告商的壓力,鄭重出面道歉。而祖克柏也於上週表示,大部分的用戶並沒有因而棄用這個網站。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80327/37970025/

焦點評論:崩解中的臉書帝國?(林鈺雄)

出版時間:2018/03/27


臉書(facebook)爆發史上最大個資外洩醜聞。2016年曾受僱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陣營的數據資料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涉嫌利用臉書經營型態的特性及漏洞,假心理測驗及學術研究之名,非法取得27萬臉書用戶及其好友的政治傾向等個資(高達5000萬名用戶),並以此進行社群媒體操作來影響大選。消息指出劍橋分析可能也利用臉書個資,協助英國脫歐派發動的政治宣傳。這是一個非法海量蒐集、分析個人資料,並濫用於政治目的的系統性危機。

到底有多嚴重呢?簡單說,堪稱21世紀全球「最詭譎」的兩場民主選舉結果,即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及英國脫歐公投(Brexit),都和臉書外洩醜聞扯上關係。社群媒體及其刻意操弄對民主社會帶來的威脅,昭然若揭,而特定有心人士操弄民意之所以可能,正是利用了臉書這類社群媒體奉為圭臬的生意經:商業利益遠高於個資保護!

然而,法治國家對於社群媒體這種追求利潤但顛覆民主的行徑,難道束手無策嗎?這裡有兩個層次的問題,一是法律要求臉書該有什麼保護個資的作為?二是違反的效果是什麼?關此,臉書除了要面對在美國本部的訴訟戰之外,在大西洋彼岸的歐洲,恐怕更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法律硬仗,道理何在?

GDPR制裁效果嚇人

首先,歐盟法就個資保護議題,本來就採取比美國法更嚴的基準。2015年10月歐盟法院的「臉書判決」(Schrems v. Data Protection Commissioner),更是撤銷了跨國企業(含臉書)從歐洲向美國概括傳輸個資的保護傘。由於臉書在歐盟的法律戰敗北,後來也促成美歐重新訂立較為符合歐盟個資保護框架的新資訊傳輸協議(EU-US Privacy Shield)。

更重要的是,臉書若不大幅調整其傳統營運方式,兩個月後恐將四面楚歌。因為號稱人類有史以來最嚴格的個資法,即歐盟兩年前公告的「個人資料保護基本規則」(EU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簡稱GDPR),將於今年5月25日正式實施,且於28個歐盟成員國內(包含尚未脫歐之英國)直接適用,不待內國法之轉換。GDPR不但個資涵括範圍最廣,處理個資要求規格最高,違反的制裁效果也頗嚇人,最高可處企業全球年營業額4%的罰鍰。以2017年達406億美元營業規模的臉書為例,若不當外洩可處以16億多美元,一罰就折合新台幣近500億元。

臉書外洩醜聞爆發後,歐盟及各成員國如德國,已紛紛要求臉書接受調查並說明外洩醜聞涉及的歐洲公民範圍,以及臉書將來針對GDPR的具體遵循政策。但這談何容易?畢竟,依照臉書向來的生意模式,想要接軌GDPR的隱私保護規格,必須大幅調整之處,多如牛毛,僅簡略說明兩點,也同時作為我國立法之參考。
首先是GDPR要求更為具體、明確的告知後同意,而臉書目前容許擷取用戶個資的同意條款,恐怕太過概括而難以符合GDPR之要求。太過概括也表現在這次醜聞中,劍橋分析從下載第三方軟體的臉書用戶(27萬)之同意,進而去擷取其好友連結的臉書用戶(5000萬),等於是利用一小部分的概括同意而取得了近200倍數且未獲個別具體同意的好友個資,據此進行不當的槓桿操作。

臉書作法恐遭重罰

其次是外洩個資的主動通知義務。此次醜聞是由內部吹哨者向媒體爆料,才披露出來,而臉書先前在察覺資料外洩情節時,雖將劍橋分析停權,卻對臉書用戶及歐盟各監督機構保持緘默。GDPR上路後,這種做法恐將因違反通知義務而受鉅額罰鍰。
外洩醜聞會不會成為臉書帝國盛極而衰的轉捩點?事件還在滾雪球中,言之過早。但GDPR先進又嚴厲的個資保護規格,對我國從經貿、資安到法律勢將產生多層次的衝擊,主管機關準備好如何因應了嗎?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科技部大數據與個資法跨領域計畫總主持人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382013 

臉書「醜惡」內部通知曝光「不計代價」只為公司成長  

2018-03-30 21:2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臉書日前遭踢爆,將5000萬筆用戶資料洩漏給英國分析公司。即便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親上火線滅火,臉書卻已成眾矢之的,負面消息越來越多。有外媒在稍早公開一份內部通知,通知中承認臉書確實有涉及使用侵犯隱私的手段,但為了公司業務的成長,一切都值得。

 

 臉書「醜惡」內部通知曝光 「不計代價」只為公司成長-2018.03.30-2.jpg  

                「醜惡」的通知內容。(圖取自Buzzfeed News網頁buzzfeed.com) 

據美國《Buzzfeed》報導,臉書副總裁博斯沃斯(Andrew Bosworth)曾在2016年,對公司內部發出一份名為「醜惡」(The Ugly)的內部通知。該通知幫「不計代價成長」的公司文化辯護;通知表示即使連結人們會造成負面結果,例如有人被霸凌、或在恐攻中死亡,這些都不是犧牲「連結人們」的理由。 

博斯沃斯更在「醜惡」中寫道:「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為了成長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當的。所有令人懷疑、匯入聯絡人的做法,以及所有能讓朋友搜尋到的細微語言,都是正當的。」 

對此,博斯沃斯今日在推特上表示,他在寫這份通知時「也不認同」。博斯沃斯說明,自己只是為了促進討論、改善問題,才會寫下這份通知。博斯沃斯也表示,外界不該斷章取義,並強調自己非常重視公司產品,對用戶的影響。 

祖克柏雖站在博斯沃斯這邊,但他也認為,博斯沃斯的發言本身就較為激進,公司內部也都強力反對該內部通知,同時撇清自己與「醜惡」的關係。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380003 

為保護逾2500萬粉絲《花花公子》宣布刪除臉書頁面 

2018-03-29 09:5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社群媒體巨擘臉書(Facebook)近期爆出個資外洩醜聞,創辦人兼執行長札克柏格(Mark Zuckerberg)公開道歉,不過,網路上已發起「刪除臉書」( #deletefacebook)的活動,許多企業也紛紛響應,全球知名成人雜誌《花花公子》也宣布刪除臉書官方主頁。 

綜合外媒報導,「刪除臉書」活動越演越烈,全球知名成人雜誌《花花公子》也跳出來宣布,刪除臉書頁面,《花花公子》創辦人海夫納(Hugh M. Hefner)之子,同時也是雜誌首席創意官庫珀(Cooper Hefner)表示,臉書的條例和公司政策始終與《花花公子》價值觀抵觸,「臉書攪亂了美國選舉,讓我們對逾2500萬《花花公子》粉絲個資感到相當擔憂,必須立刻離開這個平台。」 

《花花公子》也同時發布聲明,指出:「現在有超過2500萬花花公子公司粉絲在臉書上與公司互動,我們不希望讓粉絲置於個資被媒體曝光的危險之中。」 

不滿臉書身陷洩資風暴,網路上已發起「刪除臉書」( #deletefacebook)的活動,熱愛使用推特與大眾互動的特斯拉、太空公司「Space X」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也表達了一連串對臉書的不滿,同時果斷刪除公司在臉書的頁面。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384686

臉書個資外洩 札克柏格:可能需要幾年時間解決

2018-04-03 00:2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社群媒體臉書(Facebook)創辦人兼執行長札克柏格(Mark Zuckerberg)接受訪問時說,臉書可能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解決用戶數據被竊取外洩的問題。

《法新社》報導,美國新聞網站Vox週一(2日)播出札克柏格的專訪內容,札克柏格認為,臉書的一大問題是抱持著「理想主義」,較為關注人與人連結的正向結果,「我們沒有花足夠的時間投資或思考這些工具的一些不利用途。」

札克柏格說,臉書將會深入研究這個漏洞,「但這需要幾年的時間」,他也希望能在3個月或半年內解決所有問題,「但我認為現實是,光是解決其中一些問題,就需要更長的時間」。

針對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上週認為臉書陷入困境,是因為專注把用戶數據貨幣化的商業模式,札克柏格說,「如果你不付錢,我們就不在乎你的說法,是非常膚淺的,且與事實不同。」

札克柏格說,現實情況是,如果你想建立一個系統,幫助連結全世界每個人,「那麼有很多人都付不起錢,因此,和許多媒體一樣,廣告支持是唯一合理的模式。」 

https://tw.news.yahoo.com/%E5%88%AA%E9%99%A4%E8%87%89%E6%9B%B8%E5%BD%B1%E7%89%87-%E7%AB%9F%E9%82%84%E6%9C%89-%E5%AE%98%E6%96%B9%E5%81%B7%E5%AD%98%E6%AA%94-101957370.html 

刪除臉書影片竟還有「官方偷存檔」 

三立新聞網 

2018年4月6日 下午6:19 

科技中心/綜合報導 

臉書個資外洩案情況越來越慘重,除了受害用戶數調高到8700萬外,臉書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還坦承,在臉書20億的用戶中,「大部分使用者的資料」可能都曾被第三方應用程式擷取。日前又被踢爆,使用者刪除的影片,竟然還是有存檔在臉書的伺服器中,讓使用者全都傻眼。 

據外媒報導,臉書除了原本發生的問題外,又被爆料儲存草稿系統,竟然會將紀錄的草稿存在伺服器上,連輸入後改變心意最終沒發表出去的內容,若剛好有被草稿系統儲存的話,也全都被紀錄下。 

除此之外,臉書還被爆料,使用者透過臉書的拍攝功能所拍攝的內容,也全都被臉書「紀錄」下來,就算使用者將那些內容刪除,但其實這些照片、影片還是被保存於臉書的伺服器中,讓使用者們超驚恐。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daily/20180408/37981436/

fb偏心 薩克柏獨享訊息收回

被踢爆才說要開放 破壞用戶信任

出版時間:2018/04/08

【蔡文英╱綜合外電報導】社群網站龍頭「臉書」繼日前爆出高達8700萬用戶個資遭不當使用醜聞後,近日傳出執行長薩克柏和部分高層主管的Messenger訊息,在未告知收件人情況下偷偷收回,再度引發破壞與用戶之間信任的爭議。臉書在被媒體踼爆此事後表示,數月內會針對所有用戶推出收回訊息功能。

科技網站TechCrunch率先披露此事後,成立已有14年的臉書坦承,近年來的確有將薩克柏(Mark Zuckerberg)和少數高層寄出的Messenger訊息在未通知收件人情況下收回。

稱基於企業安全

TechCrunch報導,一般臉書Messenger用戶不能從對方收件匣裡收回傳出訊息,但臉書替老闆薩克柏和部分高層大開方便之門。有3個匿名消息來源向TechCrunch證實,在他們的Messenger收件匣裡,一些以前薩克柏傳來的訊息神秘消失,但他們回覆給薩克柏的訊息還在。
臉書回覆TechCrunch的詢問時稱,這麼做是基於「企業安全」考量。
臉書表示,2014 年索尼(SONY)電影高層主管的電子郵件遭駭事件後,為保護臉書高層的通訊安全,所以做出一些改變。但回收Messenger訊息一事未公諸於世,引發是否破壞了與用戶之間信任的質疑。

開放功能平怒火

一名臉書發言人證實,目前用戶只能刪除自己收件匣裡的訊息,在對方收件匣還是會顯示出來,臉書最近幾個月內就會推出收回訊息的功能,在此之前薩克柏也不會再使用此功能。
TechCrunch指出,臉書在被踢爆後才公布此事,並計劃倉促開放收回功能,似乎是想平息用戶怒火。
從消息人士提供的資料可知,薩克柏收回訊息的對象包括臉書前員工和非員工,而且不是所有他發的訊息全都收回。臉書Messenger有13億用戶,是最受歡迎的即時通訊軟體之一。

曾笑給個資很蠢

除了安全考量,臉書這麼做也可能是為避免外界看到薩克柏等高層曾送出的尷尬訊息。
TechCrunch 提及,當年19歲的薩克柏在2004年創立臉書後不久,曾在傳給朋友的訊息中指稱提供個資給他的臉書用戶是「蠢蛋」。
在個資盜用醜聞未止息之際,再爆偷偷收回訊息,恐讓事態擴大。薩克柏本月10日起一連兩天要到美國會參眾兩院說明個資遭盜用之事,勢必也得面對收回訊息的拷問。

可收回訊息的通訊軟體

◎WeChat(微信)
2014 07/17公布:
用戶可撤回兩分鐘內發出的最後一則文字、圖片、貼圖、定位等訊息
◎LINE
2017 12/13公布:
誤傳文字、圖片及影片等訊息皆可透過「訊息收回」功能於24小時內回收
◎WhatsApp
2017 10/27公布:
可讓用戶刪除7分鐘內發出的訊息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realtime/20180410/1331411/ 

臉書個資是否被盜 一張圖教你看懂 

出版時間:2018/04/10 05:38 

               下圖為未受影響用戶之畫面。翻攝gizmodo.com 

 臉書個資是否被盜 一張圖教你看懂-2018.04.10-02.jpg  

下圖為受影響用戶之畫面。翻攝gizmodo.com

臉書個資是否被盜 一張圖教你看懂-2018.04.10-03.jpg  

臉書約8,700萬用戶資料被政治諮詢公司「劍橋分析」(Camberidge Analytica)盜取,臉書周一起將陸續利用「動態消息」(Newsfeed)通知受影響用戶,要如何知道你的資料有沒有被盜用呢?一張圖教你看懂。 

如果你的「動態消息」頂部出現一則題為「保護你的個人資料」(Protect Your Information)的通知,而且看起來像圖右那樣,提到資料可能分享給了「劍橋分析」,並有「看看你如何受影響」(See How You're Affected)按鍵讓你更改隱私設定,就是中招了。 

如果你的「動態消息」看起來像圖左那樣就安全,不過即使資料沒被盜,趁這個機會更改私隱設定也是個好主意。 
約7,000萬受影響臉書用戶在美國,餘下的分佈在英國、印尼和菲律賓。(北美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https://tw.news.yahoo.com/fb-%E5%8A%8D%E6%A9%8B%E5%88%86%E6%9E%90%E9%81%AD%E9%9B%86%E9%AB%94%E8%A8%B4%E8%A8%9F-%E7%B4%A2%E8%B3%A0700%E5%84%84%E7%BE%8E%E5%85%83-075423858.html

fb、劍橋分析遭集體訴訟 索賠700億美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年4月月12日 下午 03:54

據英國《衛報》報導,一批來自英國和美國的律師,日前在美國德拉瓦州一家法院提出集體訴訟,控告 facebook(FB-US) 和「劍橋分析」等 4 家公司濫用逾 7100 萬用戶的個人資料。

中新網 12 日報導,這起訴訟的涉案人士包括 2014 年領導「劍橋分析」公司的前白宮顧問班農 (Steve Bannon),以及英國劍橋大學學者亞歷山大 • 科根 (Aleksander Kogan)。

原告律師表示,儘管涉及訴訟的公司侵犯「facebook」用戶的私隱權,但未被追究,他們因此提訴,確保事件不會重演。

這起訴訟尋求為每名受 fb 資料外洩事件影響人士索償最少 1000 美元,這意味著 fb 等公司一旦敗訴,或需支付逾 700 億美元的賠償金。

fb 上個月捲入數據濫用醜聞。「劍橋分析」公司被曝以不正當方式獲取數千萬 fb 使用者資料。這些資料來自劍橋大學學者亞歷山大 • 科根 2014 年推出的一款向 fb 用戶提供個性分析測試的應用。下載該應用之後,fb 使用者及使用者好友的資訊會被收集轉交給「劍橋分析」公司。外界質疑外洩的資料可能被用來影響 2016 年美國大選。

fb 創辦人祖克柏 (Mark Zuckerberg)10 日、11 日兩天出席美國參議院聽證會,就 fb 資料被濫用等一系列問題道歉。他承認 fb 在資料保護措施方面做得不夠,使其被用來傳播假新聞、仇恨言論,甚至被俄羅斯當局用以「干預」美國大選。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393819 

臉書存了什麼個資? 紐時記者親查:潘朵拉的盒子 

2018-04-12 21:3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臉書個資外洩風波鬧得沸沸揚揚,究竟臉書存了哪些用戶數據,《紐約時報》記者下載了自己的檔案打開後,他形容猶如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 

臉書用戶可在自己帳戶首頁右上方的選項「設定」中,從「一般帳號設定」下方,點選「下載一份」,即可看到臉書收存你的所有資料。《紐時》記者在撰文中指出,自己多半在臉書「潛水」,上傳的個資很少、也鮮少發布貼文或點擊廣告,推測從臉書下載的檔案裡應該不會有太多資訊,沒像到臉書留存的數據比他想像中的更多 

臉書執行長札克柏格(Mark Zuckerberg)日前在國會作證時說,臉書有個工具,可讓用戶看到或移除自己放上臉書的所有資料。但記者說,這是誇大不實的,因為像生日就無法刪除,另外像是你跟哪些人取消朋友關係,這種令人討厭的資料也刪不掉 

臉書發言人高泰爾(Beth Gautier)說,當用戶刪除某些東西時,他們只是讓人在臉書上看不見那項資訊,而不是真正完全移除;如果是刪除整個帳號,可能需90天,才能把臉書伺服器上該帳號的所有備份檔案刪掉 

記者指出,臉書存有他完整的電話簿,包括他家門鈴對講機的號碼,經檢查發現,這是他在設定Messenger時,上傳了他的通訊錄,當時是為了方便跟同樣也使用Messenger的朋友聯絡,結果臉書把整個通訊錄全部留存起來,「這令人不安」 

此外,臉書還保留了記者登入、登出,以及他幾乎不記得有過的短暫停用等相關資訊,包括他使用哪一種載具或瀏覽器打開臉書,或是在哪裡使用過臉書,例如他2年前在醫院或去年在東京的紀錄 

記者表示,最讓他的困擾的是「刪除」數據,臉書有個「取消朋友關係」的紀錄,裡頭有他「Unfriend」的112人檔案,「為什麼臉書要記住我從生活中切斷關係的人?」臉書的回答讓記者不滿,該公司說,這是幫助用戶回憶當年 

記者還說,檔案中有他個資的廣告商數量龐大,他一點開檔案發現,裡面紀錄他過去曾點擊過十幾條廣告,但在「有你聯絡資訊的公司行號」欄中,卻出現了約500家公司,大部分都很陌生,他都沒和這些廣告商有過互動 

臉書說,有些你不熟悉的公司也在列,是因為他們可能從別處取得你的資料,當他們想鎖定某些人在臉書投放廣告時,會把那些資料上傳臉書一個名叫Custom Audiences的工具,這就讓那些公司在臉書找到了你。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daily/20180413/37985944/  

薩克柏坦承:我個資也被濫用  

遭國會連日拷問 仍抗拒立法規範  

出版時間:2018/04/13  

【吳巧曦╱綜合外電報導】臉書執行長薩克柏前天從國會參議院轉戰到眾議院,連續第二天在國會歷經令人筋疲力盡的5小時拷問。這次國會的「質詢」力道再加強,薩克柏被迫坦承連自己的個資也遭濫用。媒體譏他這次雖然「全身而退」,但數度以「後續回報」來搪塞尖銳問題,顯然給自己帶回許多「回家功課」。
薩克柏前天在眾議院聽證會上作證,回應關於臉書如何保護用戶資料、是否對某些用戶偏頗等質疑。
共和黨眾議員瓦爾登開宗明義地說:「臉書顯然已經茁壯了,但我擔心它未臻成熟。」他並引用臉書的座右銘「全速行動,打破成規」為喻,提出質疑:「臉書是否前進得太快,打破了太多規則。」
 

「難阻止不法廣告」  

薩克柏前天在眾議院遭受的質疑,遠比周二參議院的更為尖銳。眾議員不僅持續窮追猛打「劍橋分析」醜聞,也數度打斷薩克柏的含糊回應,要他給出明確答案。薩克柏被逼急了,坦承連自己的個資也遭劍橋分析濫用,可能已被賣給「一些」其他公司,但不願具體點名。 
另外,薩克柏維持一貫不肯明確承諾的態度,儘管聲稱網路終將「不可避免」受規範,但不願替任何立法提案背書。薩克柏在作證時坦言,臉書依靠廣告收入營運,但無法阻止所有不法廣告,「就算投入2萬人監控,都不能確保萬無一失」。但他強調,只要有用戶舉報,臉書會將非法廣告下架。
 

假用戶議題遭搪塞  

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則指出,薩克柏在作證時數度以「我的團隊將會向您回報」等說法搪塞,回應包括臉書上有多少假用戶等至少24項議題,顯然他和臉書團隊未來將有許多的「回家功課」必須要做。  

【看新聞 學英文】gruelling 令人筋疲力盡的  

Facebook CEO Mark Zuckerberg has endured a gruelling five-hour hearing before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The Independent
臉書執行長薩克柏在美國眾議院歷經令人筋疲力盡的5小時聽證會。
英國《獨立報》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412797 

臉書洩資闖禍 推「清除瀏覽紀錄」功能補救 

2018-05-02 11:0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臉書在爆出用戶個資遭「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濫用後,創辦人兼執行長札克柏格(Mark Zuckerberg)表示,將推出「清除瀏覽紀錄」功能作為補救。 

綜合外電報導,臉書執行長札克柏格1日在臉書上表示,臉書將推出類似網頁瀏覽器上的「清除瀏覽紀錄」功能,用戶能看到連結臉書的網站和應用程式資料,並選擇清除臉書的瀏覽紀錄,包括點閱過的內容及訪問過的網站等,或關閉儲存瀏覽資料的功能。 

札克柏格也稱,「清除瀏覽紀錄」功能不一定會受歡迎,用戶可能因此需要重新登錄許多網站,重新設定部份臉書功能,但承諾未來會推出更多保護隱私的相關措施。 

臉書隱私長(Chief Privacy Officer)艾根(Erin Egan)也表示,臉書已在刪除個資功能上,徵詢過隱私權倡導人、學者、立法人士和監管機構的意見,而「清除瀏覽紀錄」的功能尚須花幾個月時間建置。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443635

「美國PTT」擊敗臉書 Reddit流量全美第3

2018-05-31 17:3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社群網站臉書因先前用戶個資外洩案,使網友發起刪除臉書帳號運動,而據流量排名網站Alexa數據,同為社群網站的Reddit美國瀏覽量已超越臉書。

綜合外電報導,儘管網友們抱怨Reddit的新介面很難用,但有Reddit用戶於30日發現,據亞馬遜旗下的流量排名網站Alexa統計,Reddit的美國瀏覽量已超越臉書。

據Alexa排名,目前流覽量排名第1的網站為Google,其次為YouTube,Reddit為第3,Facebook第4,亞馬遜第5。美國網路用戶平均每天花費15分10秒瀏覽Reddit,臉書則約10分50秒,而流覽量排名第1的Google為7分16秒,YouTube為8分31秒。

臉書除了用戶個資外洩受抵制外,也傳出使用者老化現象,年齡低於30以下的網路使用者偏好使用Instagram而不是臉書。

Reddit為美國知名社群網站,有「美國PTT」之稱,但不時傳出有用戶聚集在Reddit上發表仇恨言論。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daily/20180607/38037237/ 

臉書踩資安紅線 竟與華為合作 

2018/06/07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臉書再踩「資安」紅線!繼日前遭媒體揭露臉書至少與60家硬體製造商有資料分享協議,恐危及使用者資安後,臉書前天坦承確實與多家中國企業分享資料,其中竟然包括遭到美國政府制裁的華為公司,臉書稱將在本周結束與華為的合作,至於其他中國公司的合作是否終止則避而不談。

臉書前天發聲明坦承與全球約60家公司簽有資料分享協定,允許其取得臉書用戶部分資料,其中包括華為、聯想、OPPO和TCL集團等4家中國公司,但多數公司的合作目前都已終止,並將在本周結束與華為的合約。
臉書發言人強調,與4家中國公司的合作「從一開始就是受控的」,與華為合作終止前,將派管理人員與工程師審核,確保相關數據未儲存在華為的伺服器上。

這波資安疑雲起因於《紐約時報》周日披露,過去十年以來,臉書以及蘋果、微軟、三星等至少60家製造商達成資料分享協定,允許業者可以在無須得到用戶明確的同意下,就能取得用戶的臉友資料,相關作法恐怕違反臉書在2011年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所簽的協定。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704/1385090/

【臉書出包片】封鎖名單自動解除 貼文全看光

2018/07/04 19:31

臉書又出包!繼之前將用戶發文權限自動改為「公開」後,又發生FB、Messenger兩大平台「自動解除」封鎖對象,導致公開貼文被封鎖對象看見、黑名單可傳訊。
 
臉書隱私長艾根(Erin Egan)在官方新聞室發佈聲明,指5/29至6/5期間系統出現漏洞,自動解除用戶過去封鎖的黑名單,讓黑名單可看見用戶公開貼文內容以及傳送訊息,全球約有80萬名用戶受到影響,對此,臉書官方表示已修復並表達抱歉之意。
 
身為全球最大的社群平台卻一再出包,若臉書隱私設定不是滴水不漏,那麼用戶在上傳敏感貼文、尤其照片,更要三思而後行。(黃韻文/台北報導)
出版時間:15:41
更新時間:19:31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80714/38069736/

 臉書洩8700萬筆個資 Gmail信箱遭開後門 

出版時間:2018/07/14  

美國兩大科技業鉅子臉書和Google先後爆出個資外洩醜聞,引發軒然大波。臉書3月傳出「劍橋分析」醜聞,讓該公司面臨創立以來最大危機,市值蒸發上兆台幣,還拖累執行長薩克柏赴國會接受拷問。Google則在上周一被踢爆,竟允許App開發商瀏覽使用者Gmail信件,使用者個人隱私蕩然無存。  

臉書市值蒸發上兆  

全球最大社群網站臉書3月遭踢爆,任憑資料分析業者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藉臉書上的心理測驗取得用戶個資,並針對他們投放特定廣告,藉此影響英、美選情。最先傳出可能5千萬人受害,後來數字暴增到8700萬人,網友怒而發起「刪臉書」風潮,公司市值一度蒸發上兆台幣。薩克柏(Mark Zuckerberg),多次公開道歉未果,5月被召到美國參眾兩院作證,6月又到歐洲議會作證,接受拷問。 

在「劍橋分析」陰影未散之際,臉書6月初再被爆出與多家手機大廠分享用戶資料,包括與中國關係密切的華為等。此外,該公司也坦承更新程式時出錯,導致1400萬名用戶發布動態時,預設的隱私設定全部變成「公開」,很可能讓使用者的私密貼文曝光。接二連三出包,臉書只能繼續道歉。  

在臉書灰頭土臉之際,Google上周一也被踢爆,旗下多達14億人使用的Gmail竟遭「開後門」,用戶的Gmail信件可能被第三方看光光而不自知。這是因為Google允許第三方App開發商過濾Gmail用戶信箱,尋找消費紀錄、行程表、帳單、通訊紀錄等資料,用來開發、優化App演算法。部分開發商甚至使用人工過濾、瀏覽使用者的Gmail信箱,嚴重侵犯使用者的個人隱私。■編譯吳巧曦 ‘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80714/38069687/ 

LINE強索個資 1900萬用戶陷隱私風險 

出版時間:2018/07/14 


 

【綜合報導】一場隱私權風暴正在台灣上演,禍首就是擁有千萬用戶的通訊軟體LINE。許多用戶近日將LINE軟體升級到最新版本後,竟出現新版的隱私權政策,要求用戶必須同意LINE以行銷目的使用及分享用戶資訊後,才能繼續使用,民眾擔心隱私資料恐遭濫用,大罵LINE已經成為綁架用戶隱私權的通訊魔王!  

針對侵犯隱私爭議,在台用戶高達1900萬的LINE宣稱是為優化服務,但外界推測,應與50天前上路的史上最嚴個資法-歐盟《通用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有關。 

LINE:可改設定取消 

GDPR保障歐洲民眾擁有資料存取權及遷移權等,企業只要有蒐集、處理和利用歐洲民眾個資都須遵守規範,違者最高將被罰約台幣7億元。
LINE 8.9.0版本本月陸續上架Android與iOS平台,用戶更新後會跳出新版隱私權政策通知,使用者哀鴻遍野。民眾鄭先生昨抱怨,覺得隱私被侵犯,原想選不同意,但工作聯絡都仰賴LINE,只能勾選同意。
LINE表示,這是為優化服務,像避免服務被用於詐騙,及提供更精準的個人化內容與廣告投放,才要事先徵求用戶同意,用戶同意後仍可透過設定,取消提供個人資訊。
 

Google臉書也蒐集運用 

而用戶關閉上述資訊,LINE仍能蒐集隱私權政策範圍內的部分用戶資訊,至於通訊的文字訊息與照片,則不會被使用。
Google及臉書也有類似的資料蒐集應用。全球用戶數十億的Google日前更新隱私權政策,並改善「我的帳戶」控制選項,讓使用者可自行檢查帳戶安全性、隱私權和廣告設定。在台用戶1800萬的臉書,可藉由個人檔案中的資料,如感情狀況、公司名稱等來顯示特定廣告,但用戶可從「廣告偏好」頁面關閉此功能。
 

消保處將查侵犯隱私 

消保處坦言:「LINE新隱私權政策,要蒐集的相關個資其實不少。」是否違法則由經濟部工業局認定,該局官員說,將根據定型化契約了解業者是否侵犯隱私。 

【新聞評論員】 

其實看近日LINE公告,個人覺得是多餘的,或應說LINE太老實。怎麼說呢?因LINE、臉書甚至Google、Gmail等所謂「免費」社群或應用軟體,使用者下載並註冊時,其實早就同意該軟體可進行資料採集與運用。
以臉書為例,相信很多人都曾碰到,剛與朋友聊天講到某產品,之後滑臉書或看網頁,馬上就可看到相關廣告,代表臉書與Google早就透過各種管道,獲得使用者消費習慣與喜好,只是少有人註冊時會注意業者早已宣告。
業者做法確實可能讓隱私暴露於陽光下,但生活在網路時代,使用者所有瀏覽紀錄,一定難逃被側錄與蒐集的命運,要完全確保個人隱私受保護,我建議不要用這些App、甚至丟掉手機,但有沒有必要生活得如此痛苦,就看自己決定。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1012int_tinder_personal_data/

【令人臉紅的大數據】你最深的秘密 交友app都知道

女記者向著名交友網站Tinder索取個人資料 收到800頁海量

Tinder是目前最夯的交友app,全球共有5千萬用戶。(翻攝appentive)

上網的人一定有過這種經驗,為了使用某種線上服務,往往完全沒看那落落長的隱私權條款,不明就裡就勾選了同意,但你可曾想過,這意味著什麼?

《衛報》一名女記者依據歐盟的數據保護法,要求全球最夯的約會APP──Tinder提供他們所蒐集有關她個人的資訊,結果竟然多達800頁,其中包含許多讓她臉紅心跳、絕不會想公開的最深最深的秘密。

Tinder全球共有5千萬用戶,衛報的法國女記者茱狄絲(Judith Duportail)是其中一人。自從2013年12月18日,她在巴黎第二區向第一個Tinder配對對象打招呼以來,她總共打開這個app 920次,並和870個人配對。這些人當中,有人成了她交往的對象、朋友或者可怕的第一次約會,其他人她則已經淡忘,但Tinder可沒忘。

今年3月間,屬於千禧世代(1991-2000年出生)的茱狄絲要求Tinder讓她看自己的個人資料,歐盟的「數據保護法」規定,所有歐洲公民都有權這麼做,當然,不難料到,真正會提出要求的人少之又少。

理論上,所有歐洲企業也有義務揭露他們所蒐集的個人資訊,但Tinder是美國公司,茱狄絲最後藉重了隱私權運動人士Paul-Olivier Dehaye的協助,甚至動用了律師,並表明自己的記者身分,才如願拿到這份資料,結果遠遠超過她的想像。

茱狄絲 註冊使用Tinder這三年多來,Tinder一共蒐集了800頁關於她的資料,從她臉書按讚、她的教育背景、有興趣的男性年齡層、有幾個臉書朋友,到她和每個Tinder配對對象何時何地在線上聊天等等等。

臉書關於你的資訊恐怕上千頁

TinderTinder透徹地分析使用者在app上的行為,知道你上線的頻率、何時上線、對你有興趣的是哪些人等等。(翻攝techadvisor)

TinderTinder透徹地分析使用者在app上的行為,知道你上線的頻率、何時上線、對你有興趣的是哪些人等等。(翻攝techadvisor)

 

「這些海量資訊讓我嚇壞了,但一點也不訝異,」呼籲重視網路隱私權的Dehaye說,他是華盛頓大學的數據科學家。「妳經常在手機上使用的app都擁有同樣的資訊,,臉書恐怕更蒐集了數千頁之多。」

800頁!茱狄絲寫道,無意間竟然透露了這麼多訊息,讓她既驚訝又慚愧:從她人在哪裡、興趣和工作,到照片、音樂品味和她喜歡的食物。但她絕非唯一,一份今年7月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Tinder用戶極度樂意揭露訊息,但其實毫無所覺。

達特茅斯學院的數位科技社會學家Luke Stark說,「Tinder這類app利用的是一種單純的情緒現象:我們感受不到資訊,這也是看到打印出來的資料才會讓你意識到的原因。我們是血肉之軀,需要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

但是那些看不到、也摸不著的網上資訊,卻透露了茱狄絲最深沉的秘密,包括她的希望、恐懼以及性偏好,還有那個真實卻不光彩的她,例如,她把同一個笑話貼給第567、568與569號配對對象,還曾在一天之內和16個人對話,然後對他們全部搞失聯。

卡內基美隆大學的資訊科技教授Alessandro Acquisti說,Tinder透徹地研究使用者在app上的行為,也知道你上線的頻率、何時上線、對你有興趣的是哪些人、你最常用的字眼。

令人渴望的程度?!

而除了這些資訊之外,Tinder內部甚至針對每個用戶的「令人渴望程度」評分(desirability rating),這項得分是由演算法根據數千個指標計算而來,評估每個使用者吸引人的程度。這部分,Tinder則未提供茱狄絲。

那麼,Tinder需要這些細緻的資訊目的何在? Tinder發言人的說法是,「我們在進行可能的配對時,會考慮各種因素,好讓全世界的用戶都能享有個人化的體驗。」但Acquisti教授的看法則是,「個人化數據是當今經濟的燃料,消費者的資料被當成商品交易,目的是用於廣告。」

這800頁關於茱狄絲的私密資訊只是冰山一角,提倡保護網路隱私權的Dehaye說,「你的個人化資訊不但會決定你在Tinder會先看到誰,還會影響到LinkedIn上有哪些工作機會、在頁面上看到什麼廣告,以及你是否能申請貸款。」

事實上,Tinder的隱私權條款清楚表明,用戶資料可能會被用在目標式廣告( targeted advertising)。Tinder還註明,「你不該預期個人資料、聊天內容或其他通訊永遠會安全無虞。」Tinder其實很老實,並未隱瞞。

萬一資料遭竊?

但問題來了,萬一這個寶庫遭駭,那該怎麼辦?又或者被公開?被另一家公司收購?

去年 5月間,Tinder母公司Match Group所屬另一家公司OkCupid,為了打造一個人工智慧,以辨識男女之別,平台上用了一個演算法掃過4萬張大頭貼,幾個月後,他們的7萬個帳戶資料,竟被一名丹麥研究人員公開,這個被部分評論家稱之為「白人種族優越者」的人物,把這些資料拿來驗證智力和宗教信仰之間的關聯。目前,這些資料仍然流落在外。

Dehaye說,我們正向一個不透明的社會傾倒,這個世界也越來越難觸摸到,這些網路上蒐集關於你的資料會影響到你生活更多的層面,「到最後,你的整個存在都會受影響。」

很多人都像茱迪絲一樣,醒著的時間幾乎都黏在手機上,虛擬的生活也早和真實生活融合在一起。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在那些決定你生活真實面的因素,你的主控權恐怕越來越低了。

參考來源:衛報、Wired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realtime/20181011/1445544/ 

Google街景認證他戴綠帽 驚見老婆勾小王 

出版時間:2018/10/11 14:34 

祕魯一名男子利用Google地圖找路,規畫行車路線,但他在街景中卻看到令他崩潰的一幕,驚見老婆正在勾引小王親熱。 

據英國《鏡報》報導,這名男子近日在臉書上分享這張Google街景,他更說事件要回到2013年,讓他意外揭開老婆的「是姦情」,之後老婆也承認出軌,兩人決定以離婚收場。報導也指出,這張「姦情街景」拍攝的地點在利馬「Puente de los Suspiros de Barranco」,記者實際查詢也發現,至今這張街景圖仍然存在,沒有被撤下。就有網友看到這張街景圖的背景故事後,直呼:「這世界真是小啊!」

Google街景拍到意外景色,這已經非首例,昨日就有日本網友指出,他在使用Google街景時,看到有位小姐在大樓門口沒穿褲子,彎下腰準備換鞋,讓她的丁字褲以及屁屁全都露。(施旖婕/綜合外電報導) 

發稿:10:36
更新:14:34 (41J配音影片)
 

https://news.ftv.com.tw/AMP/News_Amp.aspx?id=2018A25W0015

將隱私權還用戶!Google宣布可徹底刪除搜尋紀錄 

Google先前被外媒爆出,用戶的歷史搜尋紀錄僅管在瀏覽器被清除,但仍會存放在Google伺服器端,且即使手機處於休眠狀況仍會搜集用戶相關數據,引發廣大用戶的批評。 

而Google宣布要將開放「用戶隱私搜尋紀錄管理」的新功能,及用戶對個人帳號有更高的使用權限,只要登入Google帳號,並且進入「我的活動」便可以查看個人瀏覽網頁的相關活動紀錄與設定。 

登入「我的活動」之後可以手動管理,選擇個人想保留或刪除的搜尋紀錄,也允許用戶刪除存放於Google伺服器端的歷史紀錄,不過用戶搜尋隱私新政策與新功能僅率先在電腦桌機版,以及行動版網頁推行,之後再逐步於IOS與Android等平台。

(民視新聞網報導)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daily/20190219/38260150/

「臉書淪數位流氓」英國會籲加強監管

出版時間:2019/02/19

【陳怡妏綜合外電報導】前天出爐的英國國會調查報告指控,社群網站龍頭臉書是「數位流氓」,蓄意違反英國資料保護和競爭法,無視用戶的隱私設定,將用戶個資賣給應用程式開發商牟利,創辦人薩克柏更藐視英國國會拒絕出席聽證會,呼籲英國政府要加強監管。

出賣個資霸凌對手

英國國會數位、文化、媒體暨運動委員會,耗時1年半檢視包括臉書創辦人薩克柏(Mark Zuckerberg)等高層的電郵及內部文件,前天發表長達108頁的調查報告,指控臉書無視用戶的隱私設定出賣用戶個資,這些資料甚至成為臉書霸凌競爭對手的工具,刻意讓對手無法取得臉書用戶資料,迫使其倒閉。報告痛批:「像臉書這樣的企業不應成為網路流氓,應受到法律管轄,不能放任他們未受監管迅速擴大。」

報告並痛批,臉書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遭俄羅斯刻意散布假新聞企圖影響選情,凸顯臉書創辦人薩克柏缺乏領導能力,建議英國政府應加強監管社群網站,並加重懲罰使其心生警惕。

臉書的英國公關帕蘭特(Karim Palant)回應表示,在英國國會調查的1年半來,臉書的隱私權等政策已經做出大幅變革,「雖然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改進,但臉書已跟去年不一樣了。」 

https://tw.news.yahoo.com/%E8%BB%8A%E7%A6%8D%E8%B3%A0%E5%84%9F%E8%A8%98%E6%81%A816%E5%B9%B4%EF%BC%81%E8%87%89%E6%9B%B8%E6%89%BE%E5%88%B0%E4%BB%96-%E6%8F%AE%E5%88%80%E7%8B%A0%E5%88%BA%E8%87%9F%E5%99%A8%E5%A4%96%E9%9C%B2-011131694.html 

車禍賠償記恨16年!臉書找到他狠刺 臟器外露慘死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2019年2月月22日 上午 09:11 

臉書竟淪凶手犯案工具!高雄鳳山區新富路405巷今(22)早驚傳凶殺案,林姓凶嫌疑因記恨16年前的12萬元車禍賠償,竟透過臉書找到陳姓男子,趁他出門時揮刀猛刺,陳男當場臟器外露,失去生命跡象,鄰居目睹合力成功逮人,陳男送醫急救仍不治。 

高雄鳳山區新富路405巷今(22)早驚傳凶殺案,林姓凶嫌疑記恨16年前的車禍賠償,竟透過臉書找到陳姓男子,趁他出門時揮刀猛刺,陳男當場臟器外露,失去生命跡象,送醫急救仍不治。 

綜合媒體報導,林姓凶嫌(39歲)疑記恨16年前的12萬元車禍賠償,竟透過臉書找到陳男,趁他出門時揮1把長45公分的長刀,往陳男左腰猛刺,陳男當場臟器外露,失去生命跡象,行凶過程被鄰居和陳男妻小目睹,拿出木棍嚇阻,合力逮人後交給警方,陳男送醫急救仍不治。 

據警方初步調查,林姓凶嫌與陳男2人疑因16年前的12萬元車禍賠償糾紛,透過臉書找到陳男,昨已先到陳男家中鬧事,沒想到今早竟發生凶殺案,警方正釐清案情中。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90315/38281376/

臉書 IG 史上最嚴重當機 持續逾10小時 140國用戶崩潰了

出版時間:2019/03/15

【綜合報導】Google經營的電子郵件服務Gmail和Google Drive雲端硬碟,前天才出現全球大規模當機近4小時,昨凌晨起臉書和旗下的Instagram,也爆發10年來最嚴重當機,包括台灣在內,全球用戶遭遇無法登入、發文、傳送訊息等情況,直到昨上午才陸續修復,當機持續逾10小時,網友哀鴻遍野、直呼崩潰。

昨天凌晨開始,臉書(Facebook)和旗下的Instagram和WhatsApp出現當機,許多用戶發生無法登入、發文、傳送訊息、上傳照片和留言等問題。《蘋果》記者昨凌晨實測,臉書的電腦版網站和手機App都受影響,出現無法按讚和貼文等情況,昨上午約10時測試發現臉書已可順利使用,但Instagram仍不能順利更新動態,直到中午12時左右均可正常使用。
根據國外當機通報網站Outage.Report資料,昨全球有超過140國用戶通報臉書和Instagram當機,受影響用戶遍及亞洲、歐洲、美洲、澳洲。各國臉書使用者昨紛紛湧入其他社群網站貼文回報災情,抱怨:「沒法貼文,快要崩潰了!」使用臉書帳號連動的遊戲、電商等各種應用程式,也都遇到無法登入的情況,網友指「那些用FB登入的手遊統統不能玩了」。

臉書到推特發公告

去年臉書和Instagram也曾出現多次短暫當機,但都很快修復。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臉書上一次出現像昨天這樣大規模當機是2008年,但當時臉書全球用戶僅約1.5億人,現在每月用戶數已達23億人,影響遠大過前次大當機。
就連臉書公司也僅能到競爭對手推特(twitter)上貼文公告,「我們發現有些人無法使用臉書公司系列應用程式,我們正在努力盡快解決問題。我們目前正專注於盡快排除問題,但可以確認這次的問題與DDoS(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無關」。

可能向廣告主退款

不少網友質疑臉書遭到攻擊,表示「臉書近年來超常壞」、「先Google再臉書(當機),是不是有人在測試新型武器」。行政院長蘇貞昌昨上午則在臉書貼文「臉書當機,可以來我的推特跟LINE一起接地氣」,趁機推廣其他社群帳號。
至昨晚截稿為止,臉書尚未對外說明當機原因。美國NBC電視台引述消息來源,稱臉書當機原因與資料庫超載有關。臉書向彭博表示,公司還在調查當機造成的衝擊,可能會向廣告主退款。

近期大型網站全球當機事件

2019/03/14
.Facebook和Instagram故障,有用戶無法發文、無法讀取動態,當機約持續10小時
2019/03/13
.Gmail和Google Drive發生檔案無法下載、無法寄信等問題,近4小時後恢復
2019/01/29
.Gmail發生故障,部分用戶無法正常登入使用,約1小時後修復
2018/11/20
.Facebook和Instagram發生使用者無法載入個人頁面等問題,故障持續約4小時
2018/10/17
.YouTube用戶發生無法觀看影片、點選後轉圈圈等情況,約3小時後恢復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315/1533987/ 

臉書中年危機?想當年薩克柏也很中二 

出版時間:2019/03/15 17:34  

臉書(facebook)上個月問世滿15年,在度過無所畏懼的飛速擴張初創時期後,顯然已走入一個挑戰重重的新階段。伴隨自家企業一路成長茁壯的薩克柏(Mark Zuckerberg),也正肅然面對可能是他創業迄今最艱難的考驗。
 
對臉書而言,2018年充滿風風雨雨,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個資外洩等事件及防不勝防的網路假消息與暴力言論,令外界對臉書信心大失。薩克柏也因此展現了至今人們幾乎未曾目睹的一面:西裝筆挺地現身全球鎂光燈前,面不改色地面對40多個國會議員長達5小時的質問,自始至終不卑不亢全身而退。
 
很難想像,當年那個名片上印著「我是CEO……賤人」、滿臉稚氣未脫的大男孩,已然成長為一個能成熟面對這等大事的企業家。
 
薩克柏出身紐約紐約上州Westchester郡的猶太裔家庭,年幼時就愛寫程式,頂著拒絕微軟和AOL招攬的光環進入哈佛大學後,一度沉迷於從幕後顛覆一切的駭客精神。臉書的誕生是個意外,一開始只是因為好玩。大二那年他駭進學校伺服器取走大量相片,架了1個「Facemash」網站,讓哈佛學生透過網路在一堆相片中PK哪個女生誰最正。
 
這在哈佛引起轟動,但他險些為此遭校方退學,並被勒令公開道歉。然而這也啟發了他的創業靈感,讓他在不滿20歲時選擇輟學搬到科技聖地矽谷,走上「連結世界」的創業路。
 
當時矽谷正從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中復甦,橫空出世的臉書成了社群服務的先行者,隨著智慧手機普及而急速擴張,讓所有人為之側目,總是穿著拖鞋和帽T的薩克柏,也頓時成為矽谷新一代傳奇的締造者。
 
2010年,年僅26歲的薩克柏獲選為《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2014年他以逾350億美元身家躋身《富比士》全球10大富豪之列,刷新史上最年輕的超級富豪紀錄。雖然這個紀錄稍後被Snapchat共同創辦人史匹格(Evan Spiegel)打破,但薩克柏創造財富的速度依然難有人能望其項背。
 
儘管臉書、IG大當機及產品長考克斯(Chris Cox)等2員大將辭職的消息,拖累臉書股價周四下跌1.85%至170.17美元,使薩克柏的身家一夕縮水約12億美元(約370.66億元台幣),但按《富比士》(Forbes)統計,他當前即時財富淨值仍達634億美元(約1.96兆元台幣),這意味從他出生以來約1.26萬天,每天平均賺進502萬美元(約1.55億元台幣)。
 
若依據《富比士》上周出爐的全球富豪排行榜,薩克柏財富淨值為623億美元(約1.92兆元台幣),位居全球第8。
 
據《紐約客》(THE NEW YORKER)報導,薩克柏讀高中時除了編寫程式,還熱衷於擊劍和學習拉丁文,並癡迷於古羅馬歷史,十分崇拜羅馬開國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 Caesar)。一直到2012年他與普莉西拉
陳(Priscilla Chan)結婚後,選擇到羅馬度蜜月時,每張照片裡依然都是各式各樣的奧古斯都雕像。
 
臉書每月活躍用戶超過23億人,相當於全球人口的3分之1。如果臉書是個國家,無疑將是世界第1大國,而薩克柏就是統治著這個國家的王者。
 
生於西元前63年的奧古斯都一生鐵血剽悍,18歲掌權,征服了埃及、西班牙北部和大半個歐洲心臟地帶,開創羅馬帝國,但也清洗政敵、流放自己的女兒,甚至傳聞下令處決了自己的孫子。後人對這位獨裁君主毀譽參半。


  薩克柏去年向《紐約客》談起奧古斯都生平時說:「這中間的權衡取捨是什麼?就一方面而言,世界和平是直到今日人們仍在談論的長期目標,200年的和平感覺難以企及。(另一方面)和平並非毫無代價,為此有些事他不得不做。」(財經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daily/20190614/38364772/

臉書洩隱私「薩克柏早知情」美媒爆料:7年前察覺第三方能擷取用戶個資

出版時間:2019/06/14

【許可綜合外電報導】《華爾街日報》前天披露,有電郵紀錄顯示臉書執行長薩克柏早在2012年,就知道第三方能擷取臉書用戶的個資,卻未採取行動解決這個問題。臉書違反用戶隱私權的做法,飽受外界批評,此事料將為臉書引起新一波公關災難。

臉書聲稱 未蓄意違反和解協議

《華爾街日報》引述匿名知情人士指出,薩克柏2012年曾寄電郵給員工,提及有某個臉書外部應用程式宣稱握有數千萬個臉書用戶個資,且就算用戶將隱私設定為私人,該應用程式也能擷取到個資。薩克柏詢問臉書員工這種行為是否可能,臉書又是否該有所舉措?員工回信指出,這是可行的,且很多程式開發者都會這麼做,但這是個複雜的問題。該應用程式後來被臉書封鎖,但在討論串中,薩克柏或其他臉書員工未提及要調查用戶隱私問題,也未針對問題採取積極措施,顯示薩克柏與臉書全然忽視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間的和解協議。臉書前天聲明回應,執行長薩克柏未曾蓄意違反和解協議。

臉書曾於2011年與FTC達成和解協議,承諾不在未經用戶同意下與第三方分享用戶個資,去年卻被爆涉嫌不當分享個資給英國劍橋分析公司,又遭FTC調查。臉書4月曾表示,可能以30億至50億美元(約945億至1574億元台幣)罰鍰和FTC和解,這將是FTC史上最昂貴的隱私案和解金。據《華爾街日報》前天報導,FTC取得臉書內部電郵,顯示薩克柏2012年就曾違反和解協議,可能是臉書希望盡速和FTC和解的原因之一。 

https://pocketjapan.tw/5155/

  

為什麼日本人不愛打卡、不愛自拍?只愛推特卻把FB當名片來使用? 

  •   2018.10.22 

日本人的網路社群使用習慣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是作風低調的民族,不管是在現實生活、或是網路社群中常可體現。某次聽友人分享,曾與一群日本人出遊過程中發生有趣的事,同行的日本人紛紛對台灣人到處「打卡」這個舉動充滿疑問,為什麼要到處透露行蹤給別人知道呢?這才發現日本人使用網路社群的邏輯大不相同啊! 

Twitter發日常廢文、FB當名片用? 

日本人多數使用的社群媒體是Twitter(ツイッター),由於採匿名制因此能看到日本人真實的一面,許多推特流行用語也在此發跡,比如說「工作好累啊」、「今天遇到一個討厭的人」等日常動態的心情抒發都能在Twitter上看見。相較之下,需要實名制的Facebook(フェイスブック),日本人使用上便拘謹許多,多數人只會在畢業、換工作或結婚等人生重大消息才會發文向大家「報告」,平常幾乎不會在Facebookpo其他私事,所以旅遊打卡與餐廳分享的日常動態在日本人的Facebook上幾乎是看不到的。有些日本人還笑稱「Facebook不就是當名片用的嗎」! 

因此若是想與日本人增進友誼而要求互加Facebook好友,反而會讓人覺得生疏,因為沒有人是先認識了之後才又再交換名片的啊!由於是當名片使用的社群媒體,所以不論是在Facebook上標記好友或互加好友等,日本人也都會私訊甚至打電話徵求對方同意,這跟我們平常隨意使用社群媒體的習慣差好大啊! 

不愛自拍!加了LINE但根本不知道是誰? 

除了TwitterFacebook,現在日本年輕一代最多人用的SNS其實是LINE(ライン),但就跟以上社群媒體來體現日本人低調個性一樣,與日本人加LINE也會遇到一個很麻煩的問題,那就是日本人都不愛放大頭照,加了根本不知道是誰。日本人社會一直對展現自我抱持不太正面鼓勵的態度,因此放大頭照讓自己突出、甚至「自拍」這些動作,也都是讓日本人相當在意的事。 

若要體現日本人「不愛自拍」的文化,還可以從近年普遍使用的Instagram(インスタグラム)窺見一二。由於Instagram從歐美流行開始,便是以圖片呈現為主,但太愛貼個人美照對日本人來說仍覺得過度自戀、不鼓勵,網路討論及電視節目中甚至還出現「インスタ女子」這名詞,來形容各種討人厭、愛自拍的人。 

https://news.tvbs.com.tw/local/1359407

斷人腳筋判6年發監落跑 朱雪璋臉書打卡曝行蹤

編輯 林保宏 報導 2020/07/24 17:22

自稱是朱元璋後代的前北市光信里長朱雪璋,4年前設局砍斷王姓柔道高手的腳筋,全案經審理後,日前最高法院依重傷害罪判處6年徒刑定讞。定讞後朱雪璋並未前往北檢報到發監,事後遭發布通緝。沒想到朱雪璋23日在臉書打卡發文,提到自己和妻兒到三峽掃墓。警方表示,經盤查確認身分後,即可逕行拘捕到案。 朱雪璋23日下午透過臉書帳號「Master Johnny」發文,提到自己和妻兒前往三峽龍泉墓園探望雙親,內容提到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外,也感謝所有對他伸出援手幫助的人,並祈求雙親和祖先能保佑他們朱家子女和家人。   朱雪璋遭判刑定讞後落跑未報到發監,近日在臉書打卡。(圖/翻攝自臉書) 朱雪璋還提到,這處「無錫公墓」是父親還在他小時候,幫忙協助購地籌建出來的,主要是為了在台灣的《江蘇無錫人》有個落葉歸根的地方。有網友看到他的貼文,在底下留言關心他的近況,朱雪璋也一一回應。 遭最高法院判刑6年定讞的朱雪璋,2016年2月與柔道高手王毓霖等3人相約比武時,預先埋伏20多名幫手痛毆對方,王毓霖腳筋甚至被朱雪璋砍斷,法院一、二審均依重傷害罪判他6年徒刑。朱雪璋不服上訴最高法院,遭到駁回定讞。 據悉上月21日,朱雪璋曾現身桃園機場,稱說要到大陸探親,但因限制出境遭到海關及航警攔下。此後朱雪璋到處躲藏,大安分局在收到北檢的指示進行強制拘提,但至今仍未發現朱雪璋的行蹤。目前北檢已經發布通緝,期限至2060年5月20日。 

https://tw.appledaily.com/local/20200724/2SXAXQ244MXVT4PPNAJOE4BJNQ/ 

囂張!朱雪璋斷人腳筋判刑6年落跑 竟臉書打卡去掃墓 

蘋果日報 2020.07.24  

自稱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第19代孫的北市大安區光信里前里長朱雪璋,2016年糾眾設局砍傷柔道高手王毓霖手腳,最高法院依重傷害未遂罪判朱6年,全案定讞。案件定讞隔天,朱雪璋竟意圖搭機出境未報到,台北地檢署對他發布通緝。而朱雪璋的臉書昨天(23日)打卡發文,指稱「朱雪璋」與妻子等人在三峽龍泉墓園掃墓,對此警方表示,他已是通緝犯,只要經警察盤查、確認身分後,即可逕行逮捕到案。 

從「Master Johnny」臉書看出,昨天下午,他和妻兒在三峽龍泉墓園打卡,他發文寫道:「今日終於可以來與我重要的家人相見。感謝 父親與兩位 母親大人的養育之恩,並感謝我這一路走來曾經對我伸出援手、幫助過我的人。」 


他還提及,「記得這個無錫公墓還是我父親在我小時候協助購地籌建出來的,主要是為了在台灣的江蘇無錫人有個落葉歸根的地方。」有網友見到貼文還向他問好及祝福,「Master Johnny」更一一回覆網友的留言。
 
另外,在簡介部分,他自稱在明孝陵擔任明太祖後代祭祀代表、在日本武道館擔任空手道家、在洪武正心進化の空手擔任館長等資歷,經《蘋果新聞網》查證,「Master Johnny」確是朱雪璋,不過是否是朱雪璋本人打卡發文,則不得而知。
 
對此,警方表示,朱雪璋已是通緝犯,全國警察盤查確認他的身分無誤後,即可逕行逮捕他到案。
 
2016年2月16日深夜11時,外號「深海閻王」的王男陪蔡姓朋友,到朱雪璋與妻子在北市延吉街的「正心道場」比武,當時仍任里長的朱男預先埋伏20多名幫手,將王、蔡圍毆成傷,朱更揮刀砍傷王男左手與肩背、砍斷王男左腳筋。
 
朱雪璋到案一度被羈押,一審被依重傷害罪判刑6年,二審批朱全無武德,惡性甚重,對是否和解一再反覆,難認有悔意,仍判刑6年,朱還上訴最高院仍被駁回定讞。
 
上月21日,朱雪璋突然現身桃園機場,宣稱要到中國大陸探親,買機票想出境,但被海關和航警局攔下,因為他仍遭法院限制出境,朱雪璋被攔下後又回到台北躲藏。

 
大安分局收到北檢指示拘提後,卻找不到朱的行蹤,由於朱住在淡水一帶,又有多個住處,卻把手機關機,讓檢警四處奔波卻找不到人,檢察官已對朱雪璋發布通緝,通緝期限至2060年5月20日。(突發中心高鈞麟/台北報導)


出版時間14:11
更新時間21:30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386563

帶李蒨蓉貴婦團進禁區 勞乃成確定領不到千萬元退休金 

2020/12/19 23:56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勞乃成擔任陸軍航特部601旅攻擊第2作戰隊副隊長期間,帶太太與藝人李蒨蓉等貴婦長驅軍事禁地參觀阿帕契直升機,並拍照留念,被懲戒法院(時為公懲會)判休職2年。休職期滿後,勞乃成未復職,隔年申請退休獲准,惟國防部核定其年資僅19年7月7日,未達可領退休金的20年門檻。勞乃成不服,興訟救濟,但最高行政法院認為處分無誤,予以駁回,勞確定領不到退休金。 

勞乃成現年僅45歲,若順利退休,預估月退俸至少可領上千萬元,而今因為差不到6個月的服役年資讓他痛失千萬元退休金,始料未及。 

勞乃成的父親勞則康官拜陸軍總司令部少將副參謀長,1998年退伍,隔年即赴中經商,引發議論。勞乃成則是1993年8月14日就讀陸軍官校專科班第16期,1996年3月2日畢業任官,平步青雲,2014年當到601旅直升機第2營中校副營長,2015年更任副隊長,責任重大,但同年卻爆出貴婦團事件,讓他的官運急墜谷底。 

李蒨蓉在個人臉書發布戴上作戰頭盔、坐進阿帕契座艙的照片,並打卡在「陸軍航空601旅」,開心地說「實在是太酷了!」但該處是軍事重地,阿帕契更是我國重要國防武器,藝人竟可任意出入並拍照打卡,舉國譁然。國防部調查後,發現一切都是勞乃成所為,函送懲戒法院審理。 

懲戒法院認為,勞乃成帶了26名親友入營參觀,未依照規定登記換證,驅車直入禁區,還讓親友戴頭盔坐進阿帕契內拍照,將國軍重要武器裝備作為社交工具;另外,勞在擔任副營長期間,還把頭盔帶出營外,參加友人的變裝派對。種種違失情節重大,判休職2年,2015年10月9日起停役。 

2016年10月8日休職期滿,勞乃成未申請復職回役,到了2017年反申請退伍,同年10月9日生效。國防部以他畢業日到休職日計算服役年資,共19年7月7日,認定不符合「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中,服役滿20年才能領按月給與退休俸的條件,僅依其年資核發退伍金。 

勞乃成不服,興訟主張,自己在陸軍官校就讀的2年6月在學期間,應可等同服役年資1年,再加上休職期滿後他已回復軍人身分,1年後才申請退休,算起來總年資應該再加2年,為21年7月7日,符合領月退俸資格。 

一審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指出,服役條例規定「服現役」滿20年或現役15年以上年滿60歲者,退役始可申領月退俸,因此,勞乃成就學以及休職期滿未申請復職期間,並未真正服役,確實無法計算入「服現役年資」,國防部認定無誤,駁回其訴。 

勞乃成上訴,但最高行表示,勞的上訴理由只是重申其法律見解,並未具體表明北高行判決有何適用法規不當或違背法令之處,合議庭評議後認定上訴不符合要件,裁定駁回,全案確定。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715576

不受年輕人歡迎 美國17間新聞機構揭露臉書諸多危機

2021/10/26 00:41

〔中央社〕美國17間新聞機構組成的聯盟,從22日開始發布一系列統稱為「臉書報告」(The Facebook Papers)的報導,揭露了臉書面臨在青少年間受歡迎程度下降等問題。

這個新聞機構聯盟今天表示,他們已檢視吹哨者郝根(Frances Haugen)取得的洩露內部文件。郝根是臉書離職員工,媒體先前已根據她揭露的消息做出一系列批判性報導。

這些新聞機構檢視過的部分內部文件,先前曾由「華爾街日報」報導。下列是這些媒體今天發布的部份報導,揭露了關於臉書的新訊息。

這些媒體的報導涵蓋了臉書面臨的廣泛問題,包括在青少年間受歡迎程度下降,處理仇恨言論的能力,以及對待政治人物的方式。

彭博(Bloomberg)及科技新聞網站The Verge報導的內部公司文件似乎顯示,臉書持續失去對青少年用戶的吸引力,並且極力試圖重新奪回這個市場。

英國「金融時報」則報導,臉書員工促請管理階層,不要為政治人物及名人在審查上破例。

「紐約時報」報導的內部文件似乎顯示,臉書設法解決是否保留或取消「讚」及「分享」按鈕的問題。

「華盛頓郵報」則引述3名消息人士指稱,臉書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親自批准越南政府對於審查的要求。

美聯社報導的臉書文件似乎顯示,臉書缺乏針對特定語言的審查,導致該公司無法適當處理審查問題,包括恐怖主義及仇恨言論。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報導了臉書內部員工辯論,在臉書是否採取足夠措施打擊仇恨言論和錯誤訊息的議題上,員工的信心似乎破滅。

美國政治新聞機構Politico報導的臉書文件,似乎顯示該公司進行了關於其市場主導的研究。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臉書近年來曾面臨吹哨者揭密、公關風暴和國會調查,如今這3項問題一起到來,臉書恐面臨公司創立17年以來最嚴重、範圍最廣泛的危機。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vXXlwg5?utm_source=lineshare 

無所不用其極地偷,研究人員:iPhone 用戶應卸載 Facebook 相關 App 

科技新報 

2021.10.26 

許多用戶都知道,Facebook 在數據收集這塊相當惡名昭彰,但 Facebook 到底有多會「偷」你知道嗎? 

《Forbes》報導指出,有兩名外國安全研究人員建議 iPhone 用戶應要全面卸載 Facebook 相關應用程式(如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因為即便 iPhone 用戶禁止 Facebook 收集數據,但是 Facebook 仍可以透過上傳照片一些蛛絲馬跡追蹤用戶。 

除此之外,Facebook 甚至會利用智慧型手機加速度計(Accelerometer)追蹤用戶,藉此判斷用戶一天某些時段行為或活動,加速度計數據甚至可判斷當下使用手機時是站著、走路或躺著。 

你可能會想「那我就關閉這項功能不就好了?」 

但很遺憾地,目前沒有任何方式可阻止 Facebook 透過手機加速度計偷取數據。安全研究人員 Talal Haj Bakry 與 Tommy Mysk 皆表示,Facebook 過去一直透過智慧手機讀取用戶加速度計數據,即便用戶不允許 Facebook 讀取用戶定位,Facebook 仍有辦法推敲出人到底在哪。 

但 Facebook 到底怎麼做到的?Facebook 只要分組用戶,並在其他分組用戶找到與你的手機加速度計震動模式相同的人,即可推敲出你現在可能在搭公車或其他交通工具。 

兩名安全研究人員皆表示,不論是 Facebook、Instagram 或 WhatsApp 都會藉這方式收集用戶數據。姑且不論 Facebook 到底用這些數據做什麼,重要的是目前完全沒有任何方式禁止 Facebook 收集加速度計數據,即便應用程式關閉也無法。唯一辦法就是 iPhone 用戶直接卸載 Facebook 旗下應用程式。 

不過你可能會想「只有 Facebook 會這麼做嗎?其他應用程式沒有一樣問題嗎?」Tommy Mysk 也調查 iMessage、Telegram、Signal、TikTok、微信等應用程式,發現這些應用程式都不會像 Facebook、Instagram 或 WhatsApp 收集用戶加速度計數據。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481079

吹哨人示警 臉書失控 急須外部監管 

自由時報 2021/10/27 05:30 

批札克伯格控制30億用戶 蓄意忽略風險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社群平台巨擘「臉書」(Facebook)公民不實資訊團隊的前產品經理郝根(Frances Haugen),廿五日出席英國國會的聽證會時呼籲,臉書「一再且蓄意地」罔顧可能引發的暴力與風險,將企業形象與利潤置於公共利益之上,應採取緊急外部監管加以控制,減少其對社會的危害,並指臉書創辦人札克伯格基於在公司不容置疑的地位,使他片面控制了全球逾三十億用戶。 

扮演「吹哨者」的郝根在發佈數萬份關於臉書內部運作的機密文件後,從美國飛往倫敦參加英國國會的聽證會,並支持英國政府所提計畫,擴大監管社群媒體平台,使其為平台上的內容承擔部分責任。郝根向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揭露這些機密文件,並由郝根的法律顧問向美國國會提交編輯過後、可供披露的「臉書報告」(Facebook Papers)。 

臉書「激進化」全球政治日益兩極化 

美國多家新聞機構組成的聯盟檢視「臉書報告」,並訪談數十名現任和前任員工,剖析這家社群媒體巨頭高層如何權衡公共安全和股東利益。郝根表示,全球政治日益兩極化,主要是受到「臉書」等社群媒體平台的「激進化」影響;臉書的內部文化將其股東利益置於公共利益之上,而且高層無意確保這些系統以足夠安全的方式運行。儘管臉書不乏誠實認真的善良員工,但他們的工作中充斥著管理階層設定的不良激勵措施,以及為股東提供最大財務回報的要求。 

臉書將股東利益置於公共利益之上 

郝根說,臉書所有權結構使得創辦人札克伯格擁有特殊類別的股份,意味他對臉書及旗下Instagram和WhatsApp等社群平台擁有控制權,片面控制了全球逾三十億用戶,他的公開聲明往往與公司內部研究調查結果相悖,必須為臉書無止盡追求成長所造成的一連串社會危害,承擔最終責任。 

據報導,越南共產黨政府要求臉書封鎖異議人士,札克伯格親自拍板配合;二○二○年美國總統大選後,臉書解除可壓制仇恨與欺騙性內容的措施,前總統川普的支持者對大選合法性的質疑內容暴增。 

臉書第3季財報大賺 超越分析師預期 

對此,札克伯格廿五日在法說會上表示,目前面臨的問題重點不是社群媒體,而是與他出生前美國就開始顯現的兩極化有關。臉書公布最新財報顯示,第三季(七至九月)因廣告營收強勁,淨利成長十七%至九十一‧九億美元,優於上一季的七十八‧五億美元;第三季營收勁揚三十五%至二九○‧一億美元,均超越分析師預期。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481080

臉書面臨的4大危機

2021/10/27 05:30

1. 員工與領導階層意見紛歧

在1月6日時任總統川普的支持者在美國國會發動暴力示威後,臉書員工警告領導階層,該公司對美國社會與政治的影響力;臉書高層則反駁,國會暴力事件責任不在臉書,而是那些攻擊國會和鼓動者。

2. 內容管理標準不一

臉書私下建立一套名為XCheck的系統,讓高知名度用戶免於遵守其部分或全部規則,引發臉書的監督委員會批評,該公司對內容管理標準不一不夠坦誠。

3. 無力控制遍布全球的用戶

臉書在全球擁有超過28億用戶,涉及的社會和語言複雜性超越其掌控能力,在動盪不安或人權遭侵犯的國家特別危險。

4. 對青少年缺乏吸引力

在美國,臉書的年長用戶在過去10年快速成長,與臉書創辦之初吸引大學生的情況大不相同。大多數年輕人認為,臉書屬於40至50歲族群,批評臉書的內容無聊、誤導且負面。 

資料來源: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 

製表:編譯盧永山 

https://news.ltn.com.tw/news/novelty/breakingnews/3791650

黑手黨大老逃獄變大廚 躲20年後竟栽在「地圖街景」  

2022/01/06 10:57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義大利黑手黨(Mafia)大老加米諾(Gioacchino Gammino)於1989年犯下謀殺案而遭判處無期徒刑入獄,但他於2002年越獄逃往西班牙,不過,義國警方近日在GoogleMaps街景上找到他的蹤跡,循線追查後,建請西國警方將他逮捕,最快2月底前,將返回義國服刑。

綜合外媒報導,加米諾是義大利頭號通緝犯之一,1989年時遭法院判處謀殺罪,進入羅馬當地監獄服刑,不過他在2002年時越獄,逃往西班牙首都馬德里(Madrid)北部的加拉帕加爾鎮(Galapagar)生活,並改名為曼努埃爾(Manuel),以廚師為業,還經營蔬果店。

近日,義大利警方透過GoogleMaps調查此案時,意外在街景圖中發現了加米諾的蹤跡,他站在當地一間名為「馬努花園」(El Huerto de Manu,Manu's Garden)的蔬果雜貨店外和男子交談,引起警方關注,立刻展開調查。

隨後,調查人員循線在附近的「馬努廚房」(Cocina de Manu)臉書粉專上,找到了加米諾穿著「白色廚師服」的照片,並透過他下巴明顯的疤痕,證實他的身分,並建請西班牙國家警察(Policía Nacional),於去年12月17日,將他逮捕拘留。

加米諾遭捕時表示:「你們是怎麼找到我的?我甚至都已經10年,沒打電話給家人了」而義國反黑手黨警察部(Italian anti-mafia police unit)副主任阿爾蒂則表示(Nicola Altiero),盼能在2月底前,將加米諾送回義大利服刑。 

https://3c.ltn.com.tw/news/47572 

年輕人不愛用!臉書「活躍用戶」史上第一次呈現下滑 

2022/02/03 10:55 

自由電子報 文/記者黃肇祥   

Meta 今日公布最新財報,被視為社群媒體始祖的臉書(Facebook)出現史上第一次,每日活躍用戶(Daily Users)單季下滑。年輕人不愛用臉書、缺乏新用戶或許已經成為定局。 

財報數據顯示,Meta 旗下 Instagram、WhatsApp 在 2021 年第四季用戶數皆持平,沒有明顯增長,最多用戶的臉書平台在北美單季少了將近 100 萬名活躍用戶,從 19.3 億下滑至 19.29 億,官方證實為首度活躍用戶衰退。 

外媒《The Verge》在 2021 年 10 月曾分享一份臉書研究員報告,指出從 2019 年開始,臉書平台的年輕用戶已經減少了 13%,預計兩年內有 45% 下滑。即便 Instagram 仍受到歡迎,使用時間卻也是下滑,主要受到 TikTok 、Snapchat 等平台的競爭。 

為了挽回用戶,Meta 是最積極邁向「元宇宙」的科技公司,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透過將臉書改名為 Meta 宣示轉型決心,並多次表態 AR、VR 會是下一代的計算平台,今年亦預計發表全新的 AR/VR 頭盔。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969665

只因拒加臉書好友!16歲少女慘遭對方刺死 母親也遭砍成重傷2022/06/23 15:5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印度近期驚傳一起駭人聽聞的持刀殺人事件,有名16歲少女只因拒絕一名男子臉書加友的請求,男子惱羞成怒下,竟持刀闖進少女家中將她活活砍死,連少女的母親也砍成重傷。 

綜合外媒報導,這起殘忍的事件發生在19日,住在印度北方邦(Uttar Pradesh)馬圖拉(Mathura)郊區Nagla Bohra村的辛格(Tejveer Singh)向警方報案時表示,自己出門上班前,被現年22歲的男子拉維(Ravi)以「送喜帖」為由登門拜訪,由於對方特別從居住的穆扎法爾納加爾市(Muzaffanagar)跑來,辛格不疑有他便請他進到家門。 

不料拉維進門後,一見到自己16歲的女兒,竟突然抽出一把刀朝她猛刺,導致女兒當場重傷身亡。而辛格的妻子蘇妮塔(Sunita)聽到女兒的尖叫聲後,立即衝上前試圖阻止,卻反遭拉維砍傷背部與肩膀,傷勢過於嚴重而被送往醫院搶救,目前尚未脫離險境。 

辛格看見妻女慘遭拉維毒手後,趕緊向警方報案,而拉維也知道自己鑄下大錯,竟試圖輕生,所幸被警方發現及時送醫治療,目前並無生命危險。事後辛格對此控訴拉維,只因女兒拒絕加他的臉書好友,就心懷怨懟進而失控犯案,而警方目前還持續調查這起事件,試圖釐清拉維真正的犯案動機。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4062435 

研究:臉書讓大學生愈來愈抑鬱  

2022/09/19 06:26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雖然此前已有不少研究顯示,社群媒體平台與焦慮和抑鬱等心理問題有關,但最新研究發現,臉書(Facebook)等社群媒體平台的存在,與大學生變得愈來愈焦慮和抑鬱有直接因果關係。 

美國、義大利和以色列學者發現,臉書的使用與大學生焦慮抑鬱的「惡化」直接相關。這項發表於「美國經濟評論」(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的研究發現,在該平台出現後的前2年半時間裡,開設帳戶的大學生罹患抑鬱症的可能性增加7%,罹患焦慮症的機率增加20%。 

臉書在2004年2月推出時,創辦人札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就讀的哈佛大學學生首先獲得存取權,其次是哥倫比亞大學、史丹福大學和耶魯大學。這種漸進式開放一直持續到2006年9月。研究人員利用來自這些校園的醫學數據,將他們的心理健康調查與無法存取該平台的大學的心理健康調查加以比較。 

參與研究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院史隆管理學院助理教授馬卡林(Alexey Makarin)表示,利用臉書在不同時間在不同學校漸進式推出的事實,比對在大學調查學生心理健康的數據,這項研究得以瞭解臉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也參與這項研究的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學者列維(Ro'ee Levy)指出,研究顯示「不恰當的社會比較」(unfavorable social comparisons)可能是年輕人焦慮和抑鬱增加的原因,「它們製造嫉妒,用戶難以理解他們在網上看到的東西並未必反映現實。在16到18年前,當這種現象首次出現時,情況更是如此。」 

馬卡林說,這種效果似乎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他也懷疑,智慧型手機的無所不在,可能會使這種影響更為強烈。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的數據,2000年到2007年,10歲至24歲人口的自殺率維持穩定,然後在2007年至2017年期間增加57%。 

馬卡林也強調,臉書使用者的心理健康只是衡量社群媒體整體效果的面向之一,人們可能會在社群媒體獲得好處,例如與老朋友取得聯繫,或接觸到志同道合的團體,或是產品方面達成好的交易,這些好處整體而言超過成本。 

然而,馬卡林還是認為,社群媒體公司和政策制定者仍應努力減輕社群媒體平台對心理健康的潛在有害影響。截至2021年,有45億人(佔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擁有至少1個社群媒體帳戶。

 

第2頁|全文共2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艾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