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龍斌真的關懷青年族群嗎?
2011.02.29郝龍斌在港對記者談話影片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12174
新頭殼newtalk 2011.02.20 謝莉慧/香港報導
郝龍斌市政府近月來如火如荼推出青年住宅建地,再小的市有地即便僅能建17戶的用地也不放過,現在郝龍斌更是率領一行70餘人浩浩蕩蕩訪問港星,”吸取”二地國宅經驗,看來似乎是無比關懷青年族群,不過,內政部推出「青年安心成家住宅補貼」方案,北市府配合辦理卻是成效奇差無比,去年度該案第一次公告,北市總申請戶數僅2,576戶,不到計畫戶數5,609戶的半數,核准戶數也僅35%,第二次公告更只有230戶申請,只達計畫戶數2,258戶一成左右,台北市議員王鴻薇質疑郝龍斌市政府『本位作祟、宣傳怠惰』王鴻薇說:『郝龍斌宣稱將解決青年租屋問題,但北市配合辦理的「青年安心成家住宅補貼」成效卻奇差無比,根本是自打耳光,質疑市府不用力宣傳,是自掃門前雪的本位心態作祟』,北市都發局主任祕書張剛維也坦誠:『市府確實沒有用力宣傳,今年補貼方案將自三月一日起受理申請,近日會透過市府網站與台北捷運跑馬燈加強宣傳』。
從以上同樣嘉惠青年族群,郝龍斌只對自己推出的青年住宅一頭熱對內政部推出的「青年安心成家住宅補貼」配合卻意願卻極度低落,讓我們發現,原來郝龍斌對青年的關懷僅限於自己推出的方案,對於不是自己推出的,就懶得管他是不是有利於青年族群了!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12174
郝龍斌赴港取經 將成立「台北都更」公司
新頭殼newtalk 2011.02.20 謝莉慧/香港報導
臺北市政長郝龍斌今(20)日率市府團隊、媒體及臺北市5位議員所組成的參訪團拜訪香港重建局,希望藉由其經驗,提供臺北市未來推動都市更新工作的參考。郝龍斌在聽完重建局董事會主席張震遠的簡報並體驗「籠屋」後表示,將在本會期於市議會推動成立「臺北都市更新公司」,加速臺北市的都更腳步。
隨本新聞所附影片,為郝龍斌在香港受訪時的談話。
郝龍斌表示,「臺北都市更新公司」將類似香港市區重建局功能,但模式不可能完全套用在臺北市,例如,市建局在收購土地後,可以交給建商開發,但臺北市是希望在都更之後,能協助原住戶遷回原址、居住面積1坪換1坪,把都更的利益跟原住戶共享。
郝龍斌說,「我們未來要成立的都更公司,就是要吸取香港的成功經驗,把公司的立法、授權一次到位」。
郝龍斌並在張震遠的陪同下,親身體驗模擬現況的「籠屋」,屋內面積僅1至2坪大小,在擺了雙層床架、吃飯桌椅後,顯得狹窄不堪,這卻是住進3至4人的空間。
「籠屋」指的是在香港市區,由屋主將已經很狹窄的住宅,再加以分割成眾多床位,居住者多為單身、從事勞動工作的男性,通常都會將自己所有的財物和雜物放到床上,生活和睡覺都在裡面。為了保護個人的財產,他們會在床的四邊加上鐵絲網,成為香港現存的特殊居住型式。
而香港市區重建局並非政府部門,也非私營企業,職員都不是公務員,而是一個「法定機構」,性質是非營利社會企業,以臺灣而言,算是一個具法人地位的公益機構,最高任務為解決香港的市區老化問題,在過去10年已成功推展近50個更新案例。
重建局主要是為了解決香港市區老化的問題,成立之初,香港特區注資了100億港元,作為其營運資本。市建局需在審慎理財的原則之下,利用這筆資金開展專案,自負盈虧。政府也通過豁免市建局重建項目的地價,間接資助市建局的重建專案。
最近市區重建局更進行了一項大規模調查,發現在香港的42,000幢私人樓宇之中,有16,000幢房子超過30年。失修情況相當嚴重,極需處理;在社會層面,現在香港有110,000居民,生活在失修的房子中,夏季缺乏空調、加上沒有窗戶,室內氣溫高達攝氏37度,苦不堪言。
而在過去10年,市建局展開近50個重建專案,幫助3萬多位舊區居民,改善生活條件。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搬遷賠償」。為建立一套客觀賠償標準,市建局以香港立法會在2001年同意的「同區7年樓」作為賠償基礎。這個價錢往往是舊樓市價的2到3倍,且這個「同區7年樓」的單位價,是邀請至少7家獨立估價師所算出,藉以增加公信力與提升透明度。最近3年,市建局除了現金賠償之外,還增加了「以樓換樓」的新選擇。
郝龍斌說,臺北市現況超過30年的老舊建物佔全市建築物34.02%,雖然建物狀況比香港好,但同樣需要政府面對。
郝龍斌表示,「在臺灣我們把都市更新認定不是政府,就是民間開發商。香港重建局非政府部門,卻能成功推動更新的關鍵,即在於明確法令授權,賦予物產收購、開發等相關權力,以及在推動過程中對市區更新工作有利的多面向組織組成,提供各政府部門橫向整合及政府資源支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