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在國民黨中常會堅持「電費才漲一塊」
馬英九一直說的「才漲一塊」會不會其實是指「電費每度漲一塊」呀?!
全台灣用電戶數約1,200萬戶,如果照馬英九說的「每月才漲一塊」,那麼,台電搞成這樣,每月才多收1,200萬元,連養台電的肥貓都不夠,那是在漲什麼意思呀!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7129656.shtml
馬:電費只漲1塊 綠批「馬惠帝」
2012.05.31 07:40 pm
【聯合報╱記者鄭宏斌/即時報導】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潘孟安今天表示,昨天國民黨中常會上,有中常委提議暫緩電價,但馬總統說「電費才漲一塊」。潘孟安說,這樣說法「真的很奇怪耶,把人民當傻瓜。」
潘孟安批評馬總統是「馬惠帝」,不知民間疾苦。現在多項物價上漲,已經讓人民快活不下去。
【2012/05/31 聯合報】
http://news.ftv.com.tw/NewsContent.aspx?ntype=class&sno=2012531P08M1
藍籲勿漲電價馬:1個月才幾塊
2012/5/31 17:14
六月一號開始,台灣就進入夏日電價季節,再加上6月10日,電價又要調漲40%,一個月漲兩次,為了反應民意,有國民黨中常委建議馬總統,應該緩漲電價,不過馬總統不為所動,甚至說一個月大約只漲一塊錢,藍綠立委實在聽不去,綠營立委更痛批馬總統不知民間疾苦,簡直就是馬惠帝。
穿上抗議T恤,靜坐在總統府前,抗議馬政府不顧民意,堅持要漲電價,對台電不滿的,還有彰化縣來的民眾。頭綁布條,高舉標語,他們特地北上到行政院前,抗議台電亂花公帑,在他們的家鄉蓋高壓電塔。
講到電價,民眾都是一肚子火,因為6月1日開始,就是漲兩成到三成的夏日電價,6月10日,還要再漲40%,一個月漲兩次,國民黨中常委,就建議馬總統先別漲,不過馬總統卻拿出數據,說平均每戶用電350度。
6月10日漲價,一個月才漲一塊,就算12月10日漲第二次,也才漲七塊,影響不大,31日出席公開活動,總統也把握機會,宣導電價,非漲不可,藍綠立委喊話,要馬總統懸崖勒馬,聽聽民眾的心聲,Hold住電價不要漲。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3/today-t1.htm?Slots=Live
油價創8個月新低 後勢續看跌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一日國際油價重挫,美歐中製造業景氣降溫、美歐就業惡化,市場籠罩燃料需求恐銳減的恐懼,布蘭特原油期貨大跌三.四四美元,收盤跌破每桶一百美元重要心理關卡,紐約期油亦跌深至八個月低點,收在每桶八十三.二三美元。分析師看空油市,認為油價有再下探空間。
美歐中景氣降溫 歐美股重挫
週五中國、歐洲及美國先後發布的經濟數據不佳,引發股市沉重賣壓,歐洲三大指數全數重挫,德股跌幅高達三.四二%,道瓊指數大跌近二七五點,回吐今年漲勢,那斯達克指數也下跌二.八二%。
上週五,美國勞工部公布,五月非農就業人口僅增加六.九萬人,增幅創一年來新低,失業率意外從八.一%升至八.二%,紐約七月期油價格應聲重挫三.三美元,至每桶八十三.二三美元,跌幅高達三.八%,創去年十月七日以來最低收盤價位。
紐約期油上週四天下挫,一整週就狂瀉八.四%,為去年九月二十三日當週以來最深下挫。從二月二十四日的收盤高點每桶一○九.七七美元計算,跌幅更高達二十四%。
布蘭特期油 跌破100美元大關
美國能源研究機構Strategic Energy& Economic Research總裁Michael Lynch表示,美國就業數據明顯讓投資人感到現在正是撤離油市的時候。
歐盟統計局上週五亦公布,三、四月歐元區的失業率高達十一%,創一九九五年歐元區資料彙編以來的十七年最高水準,布蘭特七月期油大跌三.四%,創今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收盤價每桶九十八.四三美元,為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七日以來十七個月最低水準,每桶價格跌破一百美元則是去年十月以來僅見。
布蘭特油價上週下挫八.四美元,跌幅達七.八六%,為連五週下挫的最深跌勢。從三月一日收盤高點每桶一二六.二美元計算,跌幅也高達二十二%。
五月一整月,無論紐約或布蘭特國際油價,皆為二○○八年末金融危機以來的三年最大單月跌幅。
需求疲軟 專家呼籲撤離油市
美、歐、中三大經濟體五月的製造業烏雲籠罩,生產活動快速降溫,分析師認為全球經濟成長減緩,將對需求造成衝擊。上週美國原油庫存量增加二二一萬桶,庫存量攀至二十二年來最高,需求疲軟、供給過多,也使國際油價承壓。
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四月高點的五十四.八%降至五月的五十三.五%,歐元區五月製造業PMI降至二○○九年六月以來最低水準,中國五月製造業PMI更大幅驟降,半年來製造業景氣首度放緩。
國際能源總署(IEA)五月報告指出,今年歐美原油消費預期將會「大幅下滑」。能源研究機構WTRG Economics經濟師James Williams說,我們瀕臨另一波衰退,石油需求也會呈現疲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un/3/today-fo1.htm
國際油價狠摔 國內斤斤計「角」
〔記者歐祥義/台北報導〕國際原油價格像崩盤式地下挫,國內油價卻不乾不脆地一角、二角的反映,中油油價的帳永遠是隔著一簾黑幕,跟外界認知落差有天壤之別。
從經濟部四月一日宣布國內油價一口氣調足以來,北海布蘭特原油,從每桶一二四.五美元,跌到上週五的九十八.七美元,跌幅達二十.七%;杜拜原油則是自一二一.七美元跌到九十八.四美元,跌幅十九.一%,這段期間新台幣匯率貶值一.二%。
中油在過去二個月,油價實際只降五.九%,不到國際原油跌幅的三成,就算依中油的算法說要跌幅減半,以吸收過去中油緩漲的部分,國內油價也只反映十二%,與原油二成的跌幅不成比例。
淪為馬政府政治操弄工具 選前凍漲選後猛漲
油價看來只是馬政府政治操弄的工具,當目的達成之後,馬政府就放任寡占市場的中油計算油價,台灣根本缺乏制約中油的單位。最明顯的證據,就是馬政府在二○一○年十二月與今年初,分別進行油價緩漲與凍漲,理由都是平抑物價、穩定民生,既然政府如此重視物價與民生,怎會在國民黨贏得選舉後,立刻推翻過去理念,對油電價實施報復式調漲,馬英九甚至還以「現在不痛,以後更痛」,這種揶揄輕浮的口吻,要求國人接受他們的油價政策。
就算小學生來算,也可輕易看出,四月至今的國際油價走勢與國內油價反映幅度,是不對稱的,中油的說法永遠是不清不楚,政府高層的回應也都是不痛不癢,反正事不關己,選舉已結束了,馬政府已毫無忌憚了。
二○○八年造成消費不振 發消費券收拾爛攤
還記得二○○八年六月,馬政府也是一口氣調高油價逾一成,結果造成物價指數高漲,民間消費縮手,負面衝擊逐月擴散到台灣各個階層,到當年十二月,行政院為刺激民眾消費意願,決定發放八六○億元的消費券,來提振商業活動,這個慘痛的教訓,為何短短三年多就淡忘?而且兩次物價飛漲問題,都是由政府主動挑起,這是最讓人難以接受的。
台灣前四月出口衰退四.七%,隨著歐洲債務危機與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各國政府都以提振經濟為要務,只有這個剛連任的馬英九,一心一意想要追求自己的歷史定位,放著讓全國民眾被蒸騰的物價與舉棋不定的證所稅,搞得膽戰心驚,台灣的經濟實力與人民的身家財產,都因為馬英九的執拗,處於高度的風險之中。
留言列表